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或“本公司”)(股份代號:00297)今天公布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十二個月(“回顧期”)的年度業績。
回顧期內,化肥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加劇,市場低迷形勢持續。在此困難環境下,本集團實現銷量1,628萬噸,同比減少5.02%。期內銷售收入同比減少15.70%至人民幣347.22億元;毛利同比減少46.19%至人民幣12.79億元。
由于各主要化肥產品的售價持續下跌、物流成本上漲,導致2013年發生虧損人民幣1.25億元,以及因為本公司預料以前年度產生的稅務虧損在到期前將沒有足夠的應課稅溢利予以彌補,因而按會計準則規定,將金額為人民幣3.51億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行減記,導致本公司錄得股東應占虧損人民幣4.76億元。期內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0678元。
多項財務指標控制在健康水平
面對危(wei)機(ji),本(ben)集團(tuan)堅定(ding)落(luo)實“開源節流、降(jiang)本(ben)增效、嚴控風險(xian)”的經(jing)營方(fang)針,積極夯實「風險(xian)內控、財(cai)務管(guan)理(li)、集中采購、質量(liang)管(guan)理(li)、物(wu)流管(guan)理(li)、工程管(guan)理(li)、精(jing)益和管(guan)理(li)提升」等(deng)七大(da)保障,使得本(ben)集團(tuan)的多項財(cai)務指標,包括經(jing)營活動(dong)現金流、流動(dong)比(bi)率和資本(ben)結(jie)構等(deng)均處于(yu)良好狀態。同時,本(ben)集團(tuan)繼續鞏固(gu)其中國最大(da)化肥分(fen)銷(xiao)服務商的龍頭地位,保持與國際鉀肥供應商的良好戰略合作,在技術營銷(xiao)型產品的拓展(zhan)方(fang)面取得了突破。
按主要產品分類,2013年全年,本集團實現鉀肥銷售額人民幣74.65億元,同比減少23.30%;氮肥銷售額人民幣124.75億元,同比減少11.83%;復合肥銷售額人民幣54.51億元,同比減少11.91%;磷肥銷售額人民幣79.36億元,同比減少15.42%。不過,飼鈣銷售額同比上升15.61%至人民幣6.27億元。
在鉀肥業務方面,本集團以“洼地”價格簽訂今年上半年的鉀肥進口合同,為2014年的鉀肥經營構筑了良好基礎,并深化農用鉀的渠道營銷,提高客戶黏性。在氮肥業務方面,本集團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繼續位處前列,并與核心供應商簽訂年度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彼此合作。至于磷肥業務,本集團強化了一銨和二銨的供應商管理,推進產銷對接、渠道優化等措施,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客戶忠誠度。在復合肥業務方面,本集團在華北五省深入推進生產企業與分公司的管理整合,減少渠道沖突,提升營運效益,同時不斷優化產品結構,使差異化產品的銷量顯著提升。至于飼鈣業務,中化云龍提高了低品位磷礦的利用率,并采用多種物流運輸模式,降低運輸成本,同時強化國內銷售隊伍的建設,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優化分銷網絡,提升產能,保障資源
回顧期內,本集團繼續優化分銷網絡,致力提高其盈利能力,全年完成對240家網點的優化;截至2013年底,分銷網點維持在2,000家以上。同時,本集團不斷強化分公司專業化團隊的建設,提升業務人員的營銷推廣能力,并加強基層客戶的開發。
本集團持續推動先進制造,通過精益管理,實施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參控股的生產企業生產供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2013年底,這些企業的總年產能超過1,200萬噸。
借著行業的低谷,本集團深入推進“全球視野的資源獲取戰略”,持續關注國內外的煤炭、天然氣、磷礦和鉀礦等優質上游資源的并購機會,并建立專業化的人員隊伍洽談有關項目。
落實戰略轉型,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中化化肥首席執行官王紅軍先生表示:“二零一四年,化肥行業的供需矛盾仍將突出,而運輸價格上漲等因素將增加企業經營的成本。然而,隨著政府致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與管理現代化,國家將對農業發展持續關注和投入,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為內地化肥行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ben)(ben)集團將(jiang)繼續(xu)(xu)(xu)鞏固貿易業(ye)務優勢,嚴控風險(xian),發揮分銷(xiao)(xiao)網絡潛力,打造(zao)招牌(pai)產(chan)品(pin),提升分銷(xiao)(xiao)型、技術(shu)營銷(xiao)(xiao)型產(chan)品(pin)的(de)占比,實(shi)現(xian)營銷(xiao)(xiao)戰略轉型。與(yu)(yu)此(ci)同(tong)(tong)時(shi),我們將(jiang)采取(qu)各種措施,進(jin)一步(bu)降本(ben)(ben)增效,推進(jin)技術(shu)創(chuang)新,增加集團在所(suo)屬業(ye)務板塊的(de)競爭力。在加快現(xian)有(you)資源(yuan)開(kai)發的(de)同(tong)(tong)時(shi),我們將(jiang)把握(wo)行業(ye)的(de)低谷,審(shen)慎(shen)地并購合適的(de)企(qi)業(ye)。通過上述各項(xiang)措施,我們將(jiang)深入推動以(yi)肥(fei)為中心的(de)礦肥(fei)一體化、肥(fei)化一體化、產(chan)銷(xiao)(xiao)一體化、產(chan)品(pin)與(yu)(yu)服務一體化的(de)可(ke)持(chi)續(xu)(xu)(xu)發展商業(ye)模(mo)式與(yu)(yu)運營模(mo)式,實(shi)現(xian)業(ye)務的(de)可(ke)持(chi)續(xu)(xu)(xu)發展,為股東創(chuang)造(zao)更(geng)大(da)的(de)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