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的重頭戲──總理會見中外記者,一直被視作溫家寶為整個兩會落實政策定調的時刻。溫家寶說,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中國最多的“民”,依然是農民,內地近年經濟騰飛,卻沒有惠及這個最大階層,因此,溫家寶繼續提出農業的相關支持政策。
溫家寶在答記者問的環節針對農業表示,未來將大力加強農業,特別是增加農業的投入,使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保持穩定增長,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這些加強農業的政策與就業政策、節能減排成為今后政府需要解決的三大工作。其中,農業更是排在第一的首要解決工作。
事實上,農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農產品價格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價格飆升,然而,農民卻沒有因此得益,反要忍受物價高企。
須提升耕種積極性。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過去一年中國糧食大幅漲價,農民并未能從中受惠,反映要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議價能力。事實上,為了令農民收入增加,2008年農民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已經調升,發改委2月公布,今年最低糧食收購價格上調,2008年稻谷、小麥主產區最低收購價格調升2%至7%。
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會否推動CPI進一步攀升?DBS唯高達證券分析員蘇國堅指出,農民售賣糧食可通過市價和政府最低收購價兩個渠道,前者一般高于后者。最低收購價提高未必會直接令市場價格提高,但同時農民的耕種積極性卻受到鼓勵,增加耕種量,從而市場供應增加,降低通脹,這也是政府所期望發生的,亦同時符合農戶和消費者的利益。
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日前表示,將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包括增加綜合直補、糧食補貼、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并對重點糧食品種和重點糧食產區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格,這些舉措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要增加市場糧食或是農產品供應,蘇國堅提出除了要提高耕種面積外,政府應該鼓勵耕種,減少荒廢農田,同時要提高現有耕種面積的產量,鼓勵企業參與農業生產,如超大現代(682)收購大量農田以更先進的設備進行開發,或是中國綠色食品(904)集中發展農田都是一個提高產量的辦法。另外,現在每戶農民的耕種面積是規定的,增加現有每個農戶的可耕種面積都可以增加糧食供應。
農業補貼今年多四成八
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近日表示,全球最牛的市場將是農產品市場,中國的農產品板塊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他指出,按照現在的低存貨和可耕地面積減少的情況,農產品價格將飛漲。中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建立自己的世界級大型農企的重要性突出。
蘇國堅指出,其實如果國家政策可以落實,內地農產品價格是有回落空間的。對于參與農業發展公司的長遠環境來說,更將獲得政策性扶持,惟其利好效應需要時間反映。雖然中國一直都提倡農業發展,但是實則政策落實并不穩定,導致企業難以把握搖擺不定的政策,另一方面,由于糧食又涉及國家政治性的問題,外資對農業的參與熱情自然不高,因此導致行業發展得較慢。
“農業補貼”,也成為2007年以來的熱門詞匯,繼前兩年國家取消農林特產稅、農業稅后,去年以來各級政府又先后出臺了各種農業補貼,如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資補貼、農機補貼及生豬補貼等。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中央財政支農補貼規模大幅增加,其中安排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糧食直補資金、良種補貼資金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749.9億元,較上年增加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