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繼紅色“1+1”奧運食品安全京郊行系列活動分別走進平谷、密云、順義、門頭溝、豐臺等區縣之后,剛剛考完本學期最后一門課程,即將進入奧運村為奧運會直接效力的食品學院本科05級第三黨支部的同學,從本院其他學生黨支部手中接過食品安全星火愛心傳遞行動的接力棒,踏上了奔赴京郊懷柔送食品安全知識下鄉的旅程。
宣講活動由懷柔區楊宋鎮組織委員林俊文主持。楊宋鎮副鎮長王小梅對志愿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希望來自該鎮15個村的村官們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增強食品質量辨別能力,為保障村民的飲食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據王鎮長介紹,懷柔區已將這些曾經接受過高等教育、日常與村民有著密切接觸的大學生村官聘為食品安全信息員,以充實該區食品安全監管隊伍。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宣講活動中,食品學院侯彩云教授首先就“吃什么?怎么吃?為何吃?”等與老百姓日常飲食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隨后對“何為安?如何安?誰保安?”等問題予以了生動形象的闡釋。她列舉了一個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與村官和村民們展開了輕松而熱烈的討論,引起了活動參與者的興趣和熱情。
研究生劉瑩介紹了幾種食品質量的快速鑒別方法。本科05級第三黨支部成員曾晴、許成才等同學來到村官和村民們中間,指導他們進行食品質量鑒別技術的操作。研究生安瑜、芮闖、司偉達、李鵬飛、韓建勛等同學解答了村官們提出的問題,張俊瑞、金劍、劉李珍等同學向村官和村民轉贈了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贈送的《食品安全知識手冊》。侯老師將北京智云達科技有限公司贈送的試劑盒轉贈給了15個村的大學生村官,并希望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村民日常飲食的健康與安全提供一份保障,能夠將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的愛心傳遞給該鎮的每一個村民。
林俊文對志愿者利用有限的余暇奉獻愛心的善舉予以了高度評價,并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經常開展。食品學院06屆畢業生,現為楊宋鎮南年豐村村官的李波表示,絕不辜負母校師生的殷切希望,愿作為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利用在校期間所學知識和今日活動中所學技術,為本村的村民,以及其他村的村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參加活動的同學們認為,紅色“1+1”活動,以送科技下鄉為契機,將高校黨支部與農村黨支部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相互促進,共同成長。他們帶著無盡的收獲和依依的不舍,將食品安全星火愛心傳遞的接力棒傳給了學弟學妹——本科063黨支部,并陪同他們一同走進了奧運食品安全京郊行系列活動的下一站——延慶。
本活動是中化化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之一,食品學院分黨委書記陳明海、統戰部部長趙竹村、女教授協會會長韓魯佳教授、中化化肥-農大研發中心、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北京智云達科技有限公司給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