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16日電(dian))4月2日,中(zhong)(zhong)化(hua)(hua)重慶涪(fu)陵(ling)(ling)化(hua)(hua)工(gong)有限公司(si)(簡稱“中(zhong)(zhong)化(hua)(hua)涪(fu)陵(ling)(ling)”),順利通過國(guo)(guo)家(jia)科技支撐計(ji)劃(hua)課題申請答(da)辯會,獲準承擔(dan)國(guo)(guo)家(jia)科技支撐計(ji)劃(hua)課題—— “50kt/a溶劑法精制磷(lin)酸工(gong)業示范(fan)裝置”。中(zhong)(zhong)化(hua)(hua)涪(fu)陵(ling)(ling),這個緊(jin)鄰(lin)長(chang)江的(de)昔(xi)日地方(fang)“五(wu)小”企(qi)業,經過40余年(nian)的(de)發展,如今已成為國(guo)(guo)家(jia)重點磷(lin)復肥(fei)生(sheng)產基地之一。特別是2004年(nian)加(jia)入中(zhong)(zhong)國(guo)(guo)中(zhong)(zhong)化(hua)(hua)集(ji)團公司(si)以后(hou),中(zhong)(zhong)化(hua)(hua)涪(fu)陵(ling)(ling)更是以國(guo)(guo)企(qi)標準要(yao)求自己,堅持技術(shu)改造,發展循環經濟(ji),以特有的(de)“川江號子”的(de)氣(qi)勢和(he)精神,吼(hou)出了引領時代潮流的(de)“綠色化(hua)(hua)工(gong)”新樂章!
技術改造帶動挖潛節能
在化工廠的排污口邊,竟然可以釣到魚?這不是天方夜譚,在離中化涪陵位于長江邊上的排污口不到5米(mi)的地(di)方,記(ji)者親眼(yan)目睹了這(zhe)一(yi)幕!
中化涪陵總經理王川卻平淡地告訴我們,這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幾乎每天都有當地的漁民在這里釣魚,因為這里的魚“好吃嘛”。
中化涪陵的節能減排工作首先從對用水的技術改造開始。由于緊靠長江這個“地利”,原來公司在長江邊上建了7個工業排污口,廢(fei)水(shui)(shui)直接排入長江(jiang),因為水(shui)(shui)中(zhong)含(han)有的(de)化學成分不(bu)同,水(shui)(shui)也變成了紅(hong)、白等(deng)顏(yan)色。伴隨著刺鼻的(de)氣味,“七龍”吐出的(de)水(shui)(shui)融(rong)入長江(jiang)50多米才擴散開。隨著三峽工程(cheng)的(de)興建和加入中(zhong)化集(ji)團,中(zhong)化涪陵(ling)開始自覺(jue)承擔起環保責任。
中化涪陵對水資源采取了“分級使用、多次使用”的措施。硫鐵礦制硫酸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用稀酸封閉循環工藝改造原有硫酸生產水洗凈化工藝,產生稀硫酸用于磷復肥生產,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314萬(wan)(wan)噸;對合成(cheng)氨采用稀氨水(shui)(shui)逐級(ji)提濃和串級(ji)冷卻循(xun)環復用技(ji)術(shu),實施合成(cheng)氨污水(shui)(shui)及循(xun)環水(shui)(shui)綜合治理,盡(jin)可(ke)能減(jian)少新鮮水(shui)(shui)的使用量,每年可(ke)減(jian)少廢水(shui)(shui)排(pai)放(fang)380萬(wan)(wan)噸;同時完成(cheng)了稀氨循(xun)環系統改造和污水(shui)(shui)循(xun)環再利用系統建(jian)設等,實現磷(lin)銨(an)生產裝置(zhi)的污水(shui)(shui)零(ling)排(pai)放(fang)。
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2007年中化涪陵工(gong)業(ye)(ye)水(shui)的(de)重復(fu)利用(yong)(yong)率已達到95.7%,已基本實(shi)現工(gong)業(ye)(ye)用(yong)(yong)水(shui)的(de)零(ling)排(pai)放(fang)。公司在長江邊上的(de)7個(ge)排(pai)污口,現在只保留了1個(ge),不是排(pai)放(fang)工(gong)業(ye)(ye)廢(fei)水(shui),只是排(pai)放(fang)處理后的(de)生活廢(fei)水(shui)和(he)雨(yu)水(shui),所以(yi)才有了文章開頭的(de)那一幕。
中化涪陵舍得投入大手筆進行技術改造,同時,他們也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2004年至(zhi)今,公司(si)先后(hou)投入8000多萬(wan)元(yuan)用于各項技術改造、工藝升級和設備(bei)引進。公司(si)萬(wan)元(yuan)GDP能耗(hao)由2006年的583kg標(biao)(biao)(biao)煤(mei)降至(zhi)2007年的490kg標(biao)(biao)(biao)煤(mei),同比下(xia)降16%;萬(wan)元(yuan)工業增加值能耗(hao)由2006年的357kg標(biao)(biao)(biao)煤(mei)降至(zhi)2007年的262kg標(biao)(biao)(biao)煤(mei),同比下(xia)降26.6%。自“十五”以來,累(lei)計實現節能160.5萬(wan)噸標(biao)(biao)(biao)煤(mei),節水26080萬(wan)噸。
精細化管理促進降耗減排
“你生產出多少東西,要用掉多少水,我們都有一個數據衡量。”王川對記者說。在中化涪陵,員工每個月的工資和生產消耗用水是有直接關聯的。每道工序生產的產值和用水都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王川介紹說,為了落實節能減排保障措施,在中化集團的統一部署下,中化涪陵專門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節能減排工作的規劃和實施,并將節能減排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二級核算單位。公司以經濟責任制為核心,實行精細化管理,科學制定各產品的消耗定額(如原料、電、水等)和排放指標(如SO2、TSP等(deng)),把(ba)職工(gong)的工(gong)資收入(ru)與各項消耗、污染物排(pai)放和成本(ben)費用指標(biao)掛鉤,把(ba)節能(neng)減排(pai)工(gong)作落(luo)實到每一個(ge)崗位(wei),使(shi)節能(neng)減排(pai)成為全(quan)體(ti)員工(gong)的共(gong)同目(mu)標(biao)。
對于污染治理,國內很多企業的方法都是末端治理,如對污水是將全廠污水集中到一個末端統一處理,但各種污水的污染因子不同,給處理增加了難度,處理費用也相對較高,且處理后的水不宜循環使用。中化涪陵針對這一弊端,制定了具有中化涪陵特色的環保方針:清潔生產、源頭抓起、過程控制、減污增效。
實施各生產裝置用水指標,嚴格控制生產用水加入量與生產實際消耗的平衡,從源頭控制廢水的產生量,為生產廢水的全部回收利用創造條件。各生產裝置(或各工段)設廢水地下收集槽和終端收集池,利用各生產裝置或工序生產對水質要求的區別,對生產廢水進行分級利用,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的零排放。
正是這樣的精細化管理和先進的生產理念,讓中化涪陵從一個地方小企業跨入國家大型企業行列,成為國家重點磷復肥生產基地之一;先后榮獲“全國化肥生產先進企業”等榮譽。
“循環經濟”引來碧水藍天
2005年,重慶市列入全國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城市,中化涪陵也成為重慶市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作為磷復肥生產企業,高濃度磷復肥生產對資源的依賴性很強,屬高能耗產業,中間產品多,關聯度高,產業鏈長,面對這種情形,公司經過實踐發現,內部產品具有形成生態工業網絡的可能,于是依靠技術創新,促進公司從傳統的以“資源—產品—廢棄物—污染物排放”單向流動為基本特征的線性發展模式,逐漸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為特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將環保與企業的商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推動了企業可持續發展。
王川告訴記者,如何處理磷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磷石膏廢渣,是所有磷復肥企業都頭疼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2006年(nian)中化(hua)涪(fu)陵啟(qi)動(dong)了“磷石(shi)膏綜合利(li)用(yong)工程(Ⅰ期)”。公司(si)相繼投資(zi)3000萬(wan)元建成了年(nian)產(chan)(chan)(chan)20萬(wan)噸(dun)的水泥緩(huan)(huan)凝(ning)劑(ji)生產(chan)(chan)(chan)裝置(zhi)(zhi)和(he)年(nian)產(chan)(chan)(chan)10萬(wan)噸(dun)的石(shi)膏粉生產(chan)(chan)(chan)裝置(zhi)(zhi),每年(nian)可綜合利(li)用(yong)磷石(shi)膏40萬(wan)噸(dun)。磷石(shi)膏通(tong)過這兩套裝置(zhi)(zhi),從廢(fei)渣變成了有用(yong)的水泥緩(huan)(huan)凝(ning)劑(ji)產(chan)(chan)(chan)品和(he)石(shi)膏粉產(chan)(chan)(chan)品,變廢(fei)為寶。這樣(yang)拾(shi)“零(ling)碎”的例子還(huan)很(hen)多:
從廢水中回收500多萬元的磷硫資源(yuan);從工業(ye)廢渣的回收處理收入300萬元;利用硫酸高位廢熱發電6001萬度。
自“十五”以來,中化涪陵萬元GDP綜合能(neng)(neng)耗(hao)和(he)萬(wan)元工業增加值能(neng)(neng)耗(hao)分(fen)別(bie)下(xia)降81.69%和(he)57.64%,廢氣和(he)廢水排(pai)放(fang)分(fen)別(bie)下(xia)降77.6%%和(he)95.7%%。進(jin)入全國化肥企業節能(neng)(neng)減排(pai)先進(jin)行列。
對企業未來(lai)的發展,中化涪陵總經理王川(chuan)表示:“我們將(jiang)以(yi)創建資源(yuan)(yuan)能源(yuan)(yuan)節(jie)約型企業為主題,以(yi)減量化、再(zai)循環(huan)、再(zai)利用
為主(zhu)線,以節能減排為重(zhong)心,走新型工業化發展(zhan)道路。”